Sirius 的博客

如何更好的理解他人

1994年,纽约时报刊登了这样一个故事:

一个刚结束一段恋情的女孩,将前男友送她的情书、贺卡等全装到一个袋子里,扔到了楼下的垃圾桶。可是,第二天她的前男友就打电话过来,质问她为什么要将这些东西丢掉。

让她吃惊的不是前男友知道这件事,而是这件事原来是一个露宿街头的流浪汉告诉她前男友。

原来这个流浪汉在垃圾箱里找到了这些信,他非常好奇这对情侣为什么会分手,于是他在信中找到了女孩前男友的电话,花光了身上仅有的一枚硬币,打电话给他前男友说了这件事。

一个流浪汉因为好奇,想了解别人分手的原因,花光了自己的仅有的一枚硬币。

对于人类来说,尝试理解他人是一项基本需求,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。

本文结合著名心理学家埃略特·阿伦森的《社会心理学》,聊一聊我们如何更好的理解他人。

判断一个人,只需要100毫秒

心理学研究表明:我们对一个人的最初印象形成的速度非常快,仅仅凭借外貌,在100毫秒之内,就可以在心里完成对别人的评价。

而形成一个人最初印象的关键在于表情,根据表情,我们可以得出对一个人的初始评价。

一般人类有六种基本情绪,包括愤怒、快乐、惊讶、恐惧、厌恶、悲伤。这六种基本情绪又可以进行组合,衍生出更多的情绪表达方式。

除了人的表情,我们还会通过眼神、手势、语调、语速等来对别人进行判断。

这些都称之为“非语言行为”。

不要小看“非语言行为”的力量,大多数对别人的判断都是基于非语言行为得出的。

不信的话,你可以试着用6种不同的情绪讲出这句话:我不认识她。

可以用手机录音下来,回放给自己听,也可以找个朋友看看能否听出你不同的情绪。你会发现,你自己或者你的朋友,大部分都是能分辨出哪些是愤怒,哪些是快乐。

生活中,我们常常对别人说:“你不会好好说话吗?”大部分都是基于别人说话的语调,判断别人此时处于愤怒或者厌恶的情绪中,这也是“非语言行为”的一种。

想想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,有多少次因为你漫不经心的一句话,而质问你:“你什么态度,不会好好说话吗?”

其实,他们都是在潜意识中判断出你说话的情绪是有问题的,这也是人类的本能之一。

不过即使是相同的情绪或者语言,如果所处的情景不同,我们也可能作出不同的判断。

接下来聊一聊,人类进行判断时,所需要的内在步骤。

什么是“内部归因“和”外部归因“? 判断其实分为两步走

在每个人的脑子里,都有一个“固定公式”:

一个人乐观开朗,那么他就慷慨大方,乐于助人;
一个人热情努力,那么他就能力出众,自制力强;

推而广之到我们的生活中:

一个人经常加班到深夜,就认为他工作负责;
一个人老是上班迟到,就认为他缺乏责任心。

这些都是我们脑海中的“固定公式”,认为一个人的表现,就决定了他的内在。

这也是在判断的第一步中,每个人经常会犯的错误,即:把一个人的外在表现,归因为这个人的内在性格或者态度。

这种将行为发生的原因,判断为与当事者自身的人格、态度或者个性有关的方式,我们统称为“内部归因”。

我们在生活中,经常应用“内部归因”。

比如一个学生,期末考试不及格,我们会认为他学习不努力,或者比较贪玩。一个员工,没有按时完成工作内容,我们会认为他能力比较差,或者没有责任心。

“内部归因”是人人生下来都会的判断方式,这种判断方式在我们脑海里有“固定公式”,所以,我们判断起来毫不费力,大脑经常迫使我们按照“固定公式”去想问题。

想要摆脱“固定公式”,我们更应该学会“外部归因”。

一个员工没有按时完成项目,是不是因为项目有更高级别管理者在阻碍,又或者员工的家里发生了重大变故,导致他无法集中精力在工作上,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他没有按时完成工作。

这种判断时考虑情景因素的影响,称之为“外部归因”。

生活中,我们更多的使用了“内部归因”,而不是“外部归因”。

上面的例子,如果我们只考虑内部因素,对这名员工的评价就非常负面。考虑进外部因素,评价就是正面或者中性的了,差异还是蛮大的。

想一想:有多少次在路上遇到乞丐时,我们都会下意识的判断这个人很懒才会沦落到当乞丐,而没有去想他个人是遭遇了什么不幸才不得不行乞。

这就是我们思考的模式,总是习惯性的将问题归因到个人,而忽略了外部因素的影响。

“眼见并不一定为实”,如何才能进行正确的理解他人?

为什么我们会犯那么多错误?

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习惯性的觉得:眼见一定为实。

我们一般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取信息,观察到的就是当下发生的行为,但是却看不到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。

套用编程中的术语就是:“缺少上下文”。

如果一个高中生在期末考试中成绩不及格。我们会下意识的认为这个学生学习不努力,但或许是其他原因造成的。

可能这个学生的家人一直生病,他需要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照顾家人而不是学习上。也有可能他在考试当天的早上吃坏了肚子,导致考试发挥不好。

还有一个我们经常会看到的场景,在上下班的公交车上,站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,而旁边就坐着一个并没有起身让座的年轻人。

看到这一幕,很多人都会在心里认定年轻人没有公德心,不懂得尊老爱幼。

如果这个年轻人非常害羞,内心想让座,可是又开不了口;又或者他在下班前刚被领导训斥了一顿,身心都非常疲惫。这样的情况,你还会觉得这个年轻人没有公德心吗?

所以,我们在理解一件事时,能获取的信息本身就不全面,无法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。再加上大脑会首先进入“内部归因”,经过刻意训练或者获取到更多信息之后,才可能进入“外部归因”,怪不得我们经常会出错了。

是不是我们就无法做出准确的理解呢?

其实,有一个可执行的步骤,帮助减少判断的错误:

我们要了解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的不同。
不要只使用内部归因,而要使用两种方式综合判断。
只把判断的结果作为假设,而不是最终结论。
尽可能多的收集信息,根据新信息来修正我们的判断。

上面的步骤,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错误的判断。即使下了结论,也尽量把这个结论作为一种假设,而不要给别人贴上“标签”。

一旦给别人贴上“标签”,就像带上了有色眼镜,很难再正确的理解他人了。

#书评   #心理学